潛水是門技術活,更是需要謹慎與自律的活動。在享受美麗的海底世界之前,了解如何保護自己至關重要,而其中一項最常被忽略的潛水大忌就是——「潛水前喝酒」。許多人以為喝點酒沒什麼,但酒精對潛水員身體的影響,遠比你想像的還要嚴重。這篇文章將為你解析潛水前喝酒為何如此危險,以及背後的科學原理。
酒精對潛水員身體的五大潛在風險

潛水是一個需要清醒思緒與良好身體機能的活動。酒精會對你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造成負面影響,大幅增加潛水時的風險。
- 影響判斷力與協調性: 酒精會減緩大腦反應,使你的判斷力下降、協調性變差。在需要快速應變的潛水環境中,這可能是致命的。你可能會無法正確讀取儀表、忘記操作步驟,甚至無法應對突發狀況。
- 加速脫水,增加減壓病風險: 酒精是一種利尿劑,會導致身體脫水。脫水會使血液黏稠度增加,影響氣體在體內的運輸與交換,進而增加潛水病(俗稱減壓病)的風險。減壓病是潛水時最嚴重的潛在傷害之一。
- 降低體溫調節能力: 酒精會讓皮膚下的血管擴張,使身體熱量流失,讓你更容易失溫。即使在溫暖的水域,潛水時間一長,體溫調節能力的下降也可能導致危險。
- 掩蓋減壓病症狀: 酒精會產生類似麻醉的效果,可能掩蓋減壓病早期的輕微症狀,如關節疼痛、疲勞等。當你感覺不對勁時,可能為時已晚。
- 增加潛水後宿醉的痛苦: 潛水後通常會感到疲勞,而宿醉會加劇這種不適感。這不僅影響你的度假品質,也可能讓你無法在隔天進行安全潛水。
潛水前多久不能喝酒?潛水安全的黃金法則

那麼,究竟要多久前不能喝酒呢?國際潛水組織(PADI, SSI 等)並沒有給出明確的時數規定,因為酒精代謝速度因人而異。但所有潛水教練都會給出同樣的建議:潛水前 24 小時內,請絕對不要碰任何酒精類飲品。
如果你只是喝了一兩杯啤酒,雖然酒精代謝可能較快,但宿醉、脫水等影響仍可能存在。潛水不允許任何僥倖,將潛水安全視為最高原則,是每一個負責任的潛水員應有的態度。
記住,當你潛入大海,你依賴的只有你自己的身體與裝備。保持清醒、健康的狀態,才能真正享受那片美麗而寧靜的藍色世界。